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
埃塞俄比亞的花卉盛開區:種植者圖集
•
奧羅米亞:能源之都
Ziway-Batu:玫瑰之都
想像一下,在亞的斯亞貝巴以南僅兩小時車程的齊瓦伊湖畔,綿延不絕的溫室閃閃發光。這裡是埃塞俄比亞的花卉種植中心,玫瑰在這裡獨佔鰲頭。齊瓦伊湖提供了近乎無限的水源,而1640公尺的海拔則造就了溫暖的白天和涼爽的夜晚,氣候宜人。沿著主幹道行駛,你會看到一個又一個農場,它們種植的玫瑰會在48小時內被運往阿姆斯特丹的拍賣行。這裡的玫瑰生長迅速而健壯,花莖可以長到令人驚嘆的長度。
茲瓦伊-巴圖走廊已從寧靜的湖畔村莊蛻變為一個現代化的農業中心。來自荷蘭、以色列、印度等地的國際花卉公司紛紛在此落戶,興建配備冷藏室、分級室和包裝站等一流設施的現代化工廠。埃塞俄比亞本土企業家也積極參與這股熱潮中,打造出從5公頃精品農場到50公頃大型種植園等多種規模的多元化經營模式。
這片區域真正特別之處在於其環境的穩定性。由於位於赤道附近,全年日照時長變化不大,使得玫瑰的生長週期可預測。種植者可以提前數月精確規劃採收時間表。湖泊周圍的火山土壤,經過數百年的沉積物滋養,排水性極佳,同時又能保持適量的水分。許多農場鑽了井作為備用,但齊瓦伊湖仍然是主要水源,湖水透過先進的灌溉系統輸送,為數百萬株植物提供精準的養分。
社會面貌也發生了變化。工人的住房、學校和診所遍布鄉村。每到週日,當地市集擠滿了前來消費的工人,由此形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當地經濟,其影響遠遠超出了溫室的範圍。
Holeta-Sebeta:品質與便利的完美結合
從首都向西進入高原,您會發現埃塞俄比亞最早的花卉走廊。海拔2400米,涼爽的山間空氣對玫瑰有著神奇的魔力,使它們的顏色更加濃鬱,莖稈更加堅韌。這裡的種植者培育出了埃塞俄比亞最優質的花卉。真正的優勢在於:您幾乎就在機場門口,可以節省寶貴的冷鏈運輸時間。
這片區域講述了埃塞俄比亞花卉種植業的起源故事。第一批商業化農場於21世紀初出現在這裡,先驅者試圖檢驗衣索比亞的土壤是否能與肯亞和哥倫比亞的種植巨頭相提並論。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高海拔地區培育出的玫瑰擁有超長的瓶插壽命,有的甚至可以在瓶中保存兩週,而低海拔地區種植的花卉通常只能維持七到八天。
涼爽的夜晚減緩了玫瑰的生長速度,讓花瓣更加厚實,色彩也更加豐富。霍萊塔種植的紅玫瑰呈現出更深沉、更濃鬱的色調,白玫瑰則純淨無瑕。連粉紅玫瑰也展現出更細膩的色彩層次。歐洲買家很快就注意到了這種差異,隨之而來的是更高的價格。
霍萊塔農場毗鄰博萊國際機場的優勢不容忽視。齊瓦伊的農場需要用卡車運送鮮花160公里,而且經常要應付擁擠的交通,而霍萊塔的種植者只需不到一小時就能將收成送到貨運站。在分秒必爭的鮮花產業,這意味著運抵阿姆斯特丹或法蘭克福的鮮花會更加新鮮。有些農場甚至可以滿足特殊花卉的當日加急訂單需求。
該地區也已成為創新中心。研究站、訓練設施和育種試驗場聚集在霍萊塔週邊,形成了一個知識樞紐,在這裡測試新品種並開發最佳實踐。大學的農業課程會派遣學生到此進行實務培訓,確保源源不斷地輸送技術嫻熟的技術人員和農藝師。
Koka-Wonji-Meki:多樣化者
這些農場散佈在東非大裂谷的湖泊周圍,它們在作物多樣性方面堪稱典範。沒錯,這裡有玫瑰,但你也能找到金絲桃漿果、夏季花卉和各種試驗作物。火山土壤極為肥沃,而分散的地理位置也使得每個農場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微氣候管理模式。
科卡地區位於水力發電廠附近,電力供應和水源都非常充足。這裡的農場率先採用了混合生產系統,根據不同作物的具體需求,建造不同的溫室進行種植。例如,一個溫室可能種植喜熱的夏季花卉,如雞冠花和向日葵,而鄰近的溫室則種植耐寒的金絲桃。
元智市歷來以產糖聞名,但在過去十年中,其農業生產已多元化發展至花卉種植。現有的農業基礎設施——道路、電力線路、工人住房——使得轉型相對容易。一些種植者仍在部分土地上保留了甘蔗種植,分散了他們在多個農業領域的投資。
梅基農場位於齊瓦伊湖和阿比亞塔湖之間,擁有獨特的小氣候條件。這兩個湖泊起到了調節作用,緩衝了極端溫度。清晨,湖面薄霧繚繞,在陽光將其曬乾之前,為農場帶來天然的濕度。這為嬌嫩的花卉創造了理想的生長環境,而這些花卉往往難以適應埃塞俄比亞通常較低的濕度。
這種多樣性也體現在商業模式上。一些農場專注於批發,將所有產品運送到荷蘭的拍賣行。另一些農場則與連鎖超市建立了直接合作關係,根據訂單種植特定品種。還有一些農場正在嘗試開拓國內市場,為亞的斯亞貝巴的酒店和活動策劃公司供應新鮮的埃塞俄比亞鮮花。
阿達瑪(納茲雷特)及其周邊地區:東線
阿達瑪地區常被忽略,人們往往更關注茲瓦伊,但它代表了花卉種植業向東擴張的趨勢。這裡的海拔略低於霍萊塔,但高於茲瓦伊,因此,這裡的農場無論從字面意義還是像徵意義上來說,都處於一種中間狀態。這裡的氣候條件能夠培育出結實可靠的玫瑰,雖然沒有高海拔農場那樣的頂級品質,但生長週期更短。
阿達瑪的優勢在於其廣闊的空間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高速公路貫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附近的工業園區可提供原料、設備和技術服務。一些農場已實現垂直整合,與位於阿達瑪工業區的包裝供應商和物流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該地區吸引了一些中型花農,通常佔地10-20公頃,由曾在大型國際公司工作並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埃塞俄比亞企業家經營。這些花農往往專注於中端市場——並非那些能拍出天價的頂級花材,而是超市採購員日常花束所依賴的品質穩定、花材優良的產品。
南方諸國地區:隱藏的瑰寶
哈瓦薩和蘭加諾湖
埃塞俄比亞南部是花卉種植業的前線。在阿瓦薩湖周邊,新一代的農場正在興起,它們被這裡豐富的土地和純淨的水源所吸引。這裡的氣候略為溫暖,非常適合喜熱帶氣候的花卉生長。與茲瓦伊相比,這裡更寧靜,也為發展和創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一些種植者正在嘗試種植一些在北部地區無法茁壯成長的特色花卉。
哈瓦薩蘊藏著無限機會。儘管齊瓦伊的地價持續攀升,但南部地區卻為那些渴望擴張的種植者提供了價格適中的土地。這座城市本身也在快速發展,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它正逐漸成為一個二線樞紐。新建的工業園區吸引了國際關注,而花卉產業也正乘著這股投資浪潮蓬勃發展。
哈瓦薩湖的水質異常清澈,其水源來自山澗溪流而非農業徑流。環境檢測顯示,該湖水礦物質含量低於齊瓦伊湖,一些種植者認為這有助於提升花卉品質。周圍的山丘形成了天然的防風屏障,保護嬌嫩的花朵免受損害。
溫暖的氣候——通常比齊瓦伊高出2-3攝氏度——帶來了許多可能性。像紅掌、鶴望蘭和某些蘭花這樣的熱帶花卉在這裡茁壯成長,而在更北的地方它們則難以生存。一些農場正在嘗試採摘鮮葉,種植異國風情的葉片和枝條用於插花。更長的生長季節和更快的成熟速度意味著某些作物每年可以收穫更多。
位於茲瓦伊和阿瓦薩之間的蘭加諾湖吸引了度假村、旅遊業和花卉農場的興起,形成了有趣的協同效應。農場可向遊客展示其生產過程,提升品牌知名度。一些農場也發展了向酒店和旅館出售鮮花的副業。旅遊業也為農場主的家庭成員提供了其他就業機會,從而促進了社區經濟的穩定發展。
南部地區面臨的最大挑戰仍然是物流。與齊瓦伊相比,南部地區到亞的斯亞貝巴的距離增加了90至120分鐘的運輸時間。但道路狀況的改善以及南部貨運機場的建設前景,仍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具有前瞻性的農場主們寄望基礎建設能夠跟上其擴張步伐。
阿爾巴門奇與下奧莫河谷:真正的邊疆
再往南,埃塞俄比亞高原向肯亞延伸,少數先鋒農場正在挑戰極限。部分地區海拔低於1500米,形成近乎熱帶的氣候。這裡並非玫瑰之鄉——至少目前還不是——但或許非常適合種植異國熱帶植物、蘭花以及在歐洲市場上能賣高價的切花。
這裡的土壤古老而深厚,是由高原數千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水源來自奧莫河及其眾多支流。最大的挑戰是距離——阿爾巴門奇距離亞的斯亞貝巴500公里——但對於埃塞俄比亞其他地區無法種植的花卉來說,回報可能非常豐厚。
阿姆哈拉:高地替代方案
巴赫達爾及週邊地區
在衣索比亞西北部塔納湖附近的高地,一些先鋒農場正在證明,鮮花也能在涼爽的高海拔地區茁壯成長。這裡部分地區的海拔超過2500米,與肯亞著名的花卉種植區有著相似的條件。雖然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但這些玫瑰已經展現出非凡的色彩飽和度和瓶插壽命。
巴赫達爾代表著衣索比亞對厄瓜多爾高海拔玫瑰革命的回應。厄瓜多玫瑰生長在安地斯山脈的極高海拔地區,因其花頭碩大、色彩艷麗、瓶插壽命長而享譽全球,價格也居高不下。巴赫達爾附近的衣索比亞種植者發現,他們所在的高原也能培育出類似的玫瑰。
較低的氣溫——夜間最低氣溫可接近攝氏10度——迫使玫瑰生長緩慢。在齊瓦伊只需六週即可成熟的花莖,在這裡可能需要八到九週。但這段較長的生長期使花朵能夠綻放出更大、花瓣更多的花朵。花色變化也十分絢麗,紅色接近黑色,黃色則如同陽光般閃耀。
塔納湖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但較低的水溫需要精心管理。一些農場安裝了加熱系統,將灌溉水加熱到最佳溫度後再進行灌溉。另一些農場則欣然接受冷水,發現這樣能促進作物生長得更緊湊、更茂盛。
該地區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距離亞的斯亞貝巴超過500公里,使得物流運輸異常複雜。此外,還必須穿越非洲最深的峽谷之一——青尼羅河峽谷,無疑增加了運輸時間和風險。一些農場選擇使用冷藏卡車運輸,而另一些農場則正在探索從巴赫達爾機場空運貨物,但目前貨運能力仍然有限。
勞動力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巴赫達爾本身就是一個規模可觀的城市,但農村地區卻缺乏像齊瓦伊週邊地區那樣的大量農業勞動力。農場在培訓和住房方面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從零開始建立社區。回報是員工的忠誠度——偏遠地區的工人往往工作時間更長,從而累積了豐富的專業技能。
貢德爾和塞米恩山麓
甚至在海拔更高、更偏遠的地方,貢德爾附近也建有一些實驗性農場,那裡的海拔可以超過2800公尺。這是極限花卉栽培,旨在測試玫瑰所能承受的極限環境。他們的賭注很簡單:如果玫瑰能在這裡生長,那麼它的品質將是無與倫比的。
初步結果令人鼓舞,但並不穩定。有些品種生長旺盛,開出絢麗的花朵;而有些品種則不耐寒,生長發育遲緩或易受病害侵襲。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每個季節都會帶來新的發現。
歷史背景更添趣味。貢德爾曾是埃塞俄比亞的帝國首都,其城堡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些農場正在探索農業旅遊,為遊客提供溫室參觀和鮮花銷售服務。雖然收入不多,但有助於多元化收入。
亞的斯亞貝巴及其周邊地區:城市融合
首都地區本身就擁有眾多中小型農場,它們與城市肌理緊密相連。這些農場受惠於便利的勞動力、技術服務和出口基礎設施。許多農場專門種植高價值的特色花卉,這些花卉需要精心照料和快速週轉。
亞的斯亞貝巴的都市農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耕地面積較小,通常只有2-5公頃,隱匿於居民區和商業區之間。土地成本較高,促使農民轉向種植高價值作物和採用更密集的生產方式。與農村地區相比,這裡垂直種植系統、水耕技術和氣候控制環境更為常見。
優勢顯而易見。技術問題只需一個電話和30分鐘車程即可解決——無需等待數日才能等到專家從首都趕來。備件、耗材和原料供應充足。銀行、貨運代理和政府機構也近在咫尺。對於時效性要求高的出口花卉而言,毗鄰博萊國際機場更是至關重要。
這些農場往往扮演著創新孵化器的角色。新品種會在這裡進行試種,然後再推廣到規模較大的農村農場。實驗性的種植技術——例如LED輔助照明、自動化氣候控制和先進的灌溉施肥——則會在技術支援唾手可得的城市環境中進行測試。
與農村農場相比,城市農場更積極地向國內市場供貨。亞的斯亞貝巴的花店、飯店、活動場地和超市對衣索比亞新鮮花卉的需求日益增長。城市農場可以每天多次送貨,既能確保本地市場的絕對新鮮,又能出口其優質花材。
主教(Debre Zeit):火山口之國
在亞的斯亞貝巴東南方向,比紹夫圖火山的火山口湖造就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農業景觀。這裡的農場可以俯瞰由古代火山爆發形成的深藍色湖泊,肥沃的火山土壤見證了那段熾熱的過去。海拔約1900米,介於霍萊塔涼爽的高地和茲瓦伊溫暖的山谷之間。
比紹夫圖因其靠近亞的斯亞貝巴且地價高昂,深受中型種植者的青睞。火山口湖不僅提供灌溉,其優美的自然風光也使勞動力招聘更加便捷。湖畔住宅的興建也成為一大賣點,有助於農場吸引和留住技術工人。
這裡的火山土壤是衣索比亞最肥沃的土壤之一,與其他地區相比,所需的肥料較少。一些有機和永續種植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在比紹夫圖種植,並圍繞低投入、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來打造品牌。
提格雷:北方實驗
梅克萊及週邊高地
在衣索比亞最北端的提格雷高原,幾個農場代表著花卉種植業最大膽的嘗試。這裡海拔2200至2500米,氣溫比南部地區涼爽,降雨量也更少。水源來自小型河流和精心管理的地下水。
這些農場證明,只要有足夠的決心和投入,埃塞俄比亞高原幾乎任何地方都能種植鮮花。這裡的玫瑰花莖粗壯,花色艷麗,儘管生長週期比全國其他地區都要長。產量雖然不高,但品質卓越。
該地區的挑戰遠不止農業。遠離出口基礎設施、本地供應鏈有限以及勞動力資源匱乏,都需要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一些農場已經發展出一體化營運模式,自行生產有機肥料並從零開始培訓工人。花卉種植業正成為一項開創性的嘗試。
北方農場往往注重社會影響。在就業機會有限的地區,花卉農場提供了數百個就業崗位,其中大部分是女性。這種連鎖效應——教育、醫療保健、經濟活力——在高地小社區尤為顯著。
新興地區及未來潛力
甘貝拉:低地的可能性
在遙遠的西部,在衣索比亞高原與南蘇丹平原交界處,甘貝拉的低地氣候為真正的熱帶花卉提供了可能。海拔降至500公尺以下,全年溫暖,並有季節性降雨。這對於紅掌、鶴望蘭、熱帶觀葉植物以及其他在高海拔地區難以生存的喜熱作物來說,無疑是理想的生長環境。
挑戰巨大:地處偏遠、基礎建設落後、酷熱難耐。但對於那些希望擺脫埃塞俄比亞玫瑰主導出口市場、尋求差異化產品的種植者來說,甘貝拉蘊藏著巨大的未開發潛力。
巴萊山脈和東南高地
東南部的高地,包括巴萊山國家公園週邊地區,擁有海拔適宜、環境原始的地區。山澗溪流水源充足。偏遠的位置使其免受開發,也意味著這裡保留了未受破壞的自然景觀和有機種植的潛力。
目前正在進行小規模試運行,以檢驗物流是否足以支撐這項投資。如果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而且已有建造新道路的計劃——這裡可能成為另一個前沿地區。
埃塞俄比亞的獨特之處是什麼?
海拔優勢埃塞俄比亞的玫瑰農場位於海拔1600公尺至2400公尺之間,位於適宜的氣候帶,玫瑰生長緩慢,花色濃鬱,花莖粗壯。這並非行銷噱頭——海拔對花卉發育的生理影響已被充分證實。較低的氧氣含量和涼爽的夜間氣溫會促使植物產生更厚的細胞壁和更多的色素,使花朵更加艷麗,花期更長。
全年生長由於位於赤道附近,季節變化極小,埃塞俄比亞的農產品每月產量都十分穩定。哥倫比亞的農場要面對雨季和旱季的交替,肯亞的農場則要應對氣溫波動,而衣索比亞的種植者則享有顯著的產量穩定性。無論在一月或七月,走進衣索比亞的溫室,你都會發現幾乎完全相同的生長環境。
這種穩定性體現在勞動規劃、收割時程和出口量等。買家知道他們可以依靠埃塞俄比亞農場獲得穩定的供應,因此埃塞俄比亞農場是長期合約中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水因素東非大裂谷的湖泊和河流為農業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避免了其他產水國面臨的水資源短缺。肯亞的奈瓦沙湖則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壓力和水位下降的擔憂。厄瓜多的農地依賴冰川融水補給,而這些融水正受到氣候變遷的威脅。埃塞俄比亞的水資源雖然並非無限,但仍相對豐富。
儘管如此,許多農場都在採用現代化的水資源管理方法。滴灌已成為標準配置,與噴灌相比,可節水40-50%。循環系統收集並處理徑流以供再利用。一些農場正在試驗雨水收集,將季節性降雨儲存在水庫中,以備旱季使用。
快速上市直飛阿姆斯特丹和其他歐洲樞紐的航班意味著埃塞俄比亞玫瑰比從更遠產地空運的競爭對手的玫瑰更加新鮮。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營運專用貨運航班,貨艙配備溫控系統,專門用於運輸鮮花。從採摘到歐洲拍賣,最快只需36小時——週一晚上採摘,週三早上即可售出。
這種速度優勢至關重要。鮮花一旦採摘就開始凋謝。運送過程中節省的每一小時都意味著最終消費者能享受更高品質的花朵和更長的瓶插壽命。埃塞俄比亞鮮花的新鮮度明顯高於在空中停留15-20小時的南美鮮花。
勞動與土地豐富的農業技術和廣大的土地資源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埃塞俄比亞人口超過1.2億,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深厚農業傳統。工人們能夠迅速適應溫室生產,對植物養護有著敏銳的直覺。
儘管薪資水準有所上漲,但仍保持著區域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埃塞俄比亞的勞動力已被證明是高效可靠。那些投資於員工培訓、提供公平工資和良好工作條件的農場,其員工流動率極低,生產力很高。有些農場甚至擁有從15到20年前開業之初就一直效力於此的員工,他們累積的專業知識足以媲美任何地方的種植者。
政府支持衣索比亞政府積極推廣花卉種植業,將其視為創匯和創造就業機會的途徑。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包括設備免稅進口、新農場稅收減免以及簡化出口手續。在博萊國際機場設立專門用於易腐貨物的貨運設施,也反映了政府的決心。
這種支持涵蓋研究和培訓領域。政府農業項目包括花卉栽培模組。研究站測試品種並制定病蟲害防治策略。推廣服務幫助小農戶採用最佳實務。
氣候穩定性埃塞俄比亞位於赤道附近,全年日照時間變化不到一小時。這種穩定性意味著可預測的開花週期和穩定的產量。與溫帶地區冬季休眠、夏季酷暑不同,埃塞俄比亞的農場全年滿載運作。
海拔高度帶來的自然降溫,使得熱帶低地農場無需使用昂貴的氣候控制系統。夜間氣溫比白天最高氣溫自然下降10-15度,為植物提供了最佳生長所需的溫度變化,無需人工幹預。
未來圖景
埃塞俄比亞的花卉種植版圖正不斷演變。新的農場正向先前未開發的地區擴張,嘗試不同的海拔和微氣候。政府透過優惠政策支持農業擴張,同時,對環境的關注也推動水資源管理和永續實踐的創新。如今,衣索比亞已躋身世界五大玫瑰出口國之列,而這只是個開始。
多種趨勢正在塑造花卉產業的未來。首先,除玫瑰以外,多元化種植的步伐正在加快。雖然玫瑰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出口量可能佔75%到80%——但農場正在拓展夏季花卉、金絲桃、滿天星、康乃馨和特色作物的種植。這降低了風險,並開拓了新的市場領域。
其次,永續發展正從行銷噱頭轉變為營運重點。歐洲主要買家越來越要求企業提供環境認證。農場正在採用生物防治害蟲、減少化學投入、實施水循環利用並測量碳足跡。一些農場也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來抵消柴油發電機的使用。
第三,垂直整合程度正在提高。規模較大的企業正在建立育種項目,開發適合埃塞俄比亞氣候條件的專有品種。一些企業正在進軍加工和物流領域,掌控從種植到歐洲交付的整個產業鏈。少數企業已在歐洲開設零售店,透過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來獲取更高利潤。
第四,技術應用正在加速。氣候感測器、自動灌溉系統、病蟲害檢測系統和收割優化軟體正逐漸成為標配。一些農場正在嘗試人工智慧技術,利用電腦視覺對花卉進行分級並預測最佳收割時間。
第五,國內市場正在覺醒。埃塞俄比亞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開始將鮮花用於慶祝活動、贈與親友和家居裝飾。雖然與出口相比仍然很小,但國內銷售額正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成長。一些農場正在建立專門針對國內市場的零售業務。
地理擴張仍在繼續。每年都有農場在新的地點出現,不斷挑戰鮮花營利種植的極限。未來十年,衣索比亞的鮮花或許會出現在人們從未想像過的地區,因為企業家正不斷開拓未知的農業領域。
埃塞俄比亞的花卉產區講述了一個農業轉型的故事——從霍萊塔高原的最初試驗,到如今橫跨多個地區和微氣候帶的成熟產業。每個地區都貢獻了其獨特的特徵,造就了衣索比亞多元化且富有韌性的花卉產業。隨著產業的成熟,衣索比亞正從低成本生產國向高品質領導者轉型,其多樣化的種植區域為持續成長和創新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