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
美國花開:美國花卉區之旅
•
在加州的薩利納斯山谷,清晨的薄霧從蒙特雷灣湧向內陸,肥沃的沖積土壤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山脈。一位花農漫步在成排的毛茛花叢中,它們在灰濛濛的晨空中綻放出耀眼的色彩。這些花朵生長在曾經為全美提供生菜和洋薊的土地上,將在72小時內抵達紐約的花店。它們將被裝在冷藏車裡,穿越沙漠的夜晚和草原的黎明,跨越整個大陸運送到目的地。這就是美國的花卉產業:一個橫跨大陸的產業,加州的地中海氣候與佛羅裡達的亞熱帶豐饒交相輝映,科羅拉多州的高海拔地區與佐治亞州的低地地區不相上下,而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卻出人意料地成為了最大的花卉進口國之一,同時又保留著一些展現美國農業創新、規模和專業化的花卉生產區域。
美國人與花卉的關係複雜、矛盾,卻極具美國特色。在這片土地上,「美國麗人」玫瑰成為了文化象徵;殖民時期的花園既保留了歐洲傳統,又融入了本土物種;加州罌粟象徵著西部擴張;而現代的送花習俗——情人節玫瑰、母親節康乃馨、葬禮花圈——也逐漸被納入國家日曆。漫步於美國任何一座城市或小鎮,鮮花的身影無處不在,既有隨處可見的,也有專屬的:超市裡的衝動消費、精心佈置的婚禮、路邊的紀念碑,以及美國獨有的“百花齊放”的傳統——從畢業舞會的胸花到“只是因為想送花”的花束場合,鮮花適用於各種場合。
然而,當代美國花卉種植業與消費模式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鮮花進口國,約80%的鮮切花依賴進口——主要來自哥倫比亞、厄瓜多爾,以及越來越多的肯亞、墨西哥和其他供應商。美國消費者每年在鮮切花上的花費約為50億美元,而國內產量可能僅能滿足其中10億美元的需求。經濟情勢殘酷:既然哥倫比亞高海拔地區種植的玫瑰價格低得多,即使經過數千英里的運輸,為何還要花費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在加州種植鮮花呢?
但美國花卉種植業依然蓬勃發展——並非克服了這些挑戰,而是找到了能夠發揮美國自身特色優勢的市場區隔。加州主導國內花卉生產,憑藉地中海氣候、靠近市場以及先進的農業技術,供應特色花卉和高端產品,這些產品因其新鮮度和品質而價格更高。其他區域性產業群聚則服務於當地市場,專注於種植適合特定氣候的作物,或將花卉種植融入更廣泛的農業組合中,從而實現多元化和增強抗風險能力。
美國大陸幅員遼闊,造就了其顯著的地理多樣性:加州全年適宜耕種,佛羅裡達州氣候溫暖,太平洋西北地區氣候涼爽溫和,夏威夷常年盛夏,而北部各州短暫而炎熱的季節也帶來了獨特的種植機遇。這種多樣性使得美國種植者幾乎可以在境內任何地方種植任何花卉品種,儘管不同地區和作物的經濟效益差異巨大。
美國花卉種植的獨特之處不在於產量——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花卉出口量都超過了美國國內的種植量——而在於其精細化、專業化,以及美國特有的將農業視為產業、運用商業邏輯、技術和效率優化理念進行種植的方式。從加州機械化的毛茛採收到科羅拉多州的高海拔特色農場,美國花卉種植體現了農業創業精神,在這個競爭激烈、利潤微薄的行業中,創新和適應決定著企業的生存。
加州:黃金之州的鮮花帝國
中央海岸:美國的花卉中心地帶
加州中部海岸——從舊金山灣延伸至聖克魯斯、蒙特雷和聖路易斯奧比斯波縣,直至聖巴巴拉——是美國花卉種植的中心,該地區生產了全國約 75% 的國產鮮切花。
氣候優勢
中央海岸擁有堪稱世界上最完美的花卉種植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很少超過攝氏25度或低於攝氏5度),陽光充足,涼爽的海霧調節著極端溫度,降雨量恰到好處,既能補充灌溉,又不會引發病害。這種地中海氣候使得全年戶外種植成為可能——無需溫室、無需供暖、無需冷卻——從而創造了成本優勢,部分抵消了美國高昂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
該地區的微氣候創造了更多機會。沿海山谷受益於從金門大橋向北延伸的海霧,即使在夏季也能保持涼爽。內陸地區則較為溫暖乾燥,適合喜熱物種生長。這種小範圍內的多樣性使得種植者能夠專注於種植最適合當地特定條件的作物。
薩利納斯山谷:美國的沙拉碗盛開
薩利納斯山谷素有「美國沙拉碗」之稱,以盛產蔬菜而聞名。然而,隨著農業尋求更高價值的作物以抵消不斷上漲的土地成本和水價,該地區的農業生產已顯著轉向花卉種植。山谷肥沃深厚的土壤原本是為種植蔬菜而開發的,但事實證明,它也同樣適合花卉生長;此外,道路、冷庫、勞動力等基礎設施也為花卉種植提供了與生菜種植同樣便利的支持。
毛茛已成為薩利納斯的標誌性作物——那些色彩飽和、花瓣層疊的花朵,已成為Instagram上的熱門圖片和設計潮流。近年來,加州毛茛的產量呈現爆炸性成長,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還少量出口。毛茛採用半機械化系統進行採摘,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了品質,使加州在勞動力成本高昂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競爭力,而高昂的勞動力成本會讓許多其他作物失去經濟效益。
這裡也種植向日葵、百日菊、雞冠花和各種特色花材,農民們會把握時機,在需求高峰期和進口競爭較弱的時候播種,以供應鮮花。這種在價格最高時播種的策略性做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積,以實現收益最大化。
聖克魯斯縣和聖貝尼託縣:特色生產
在薩利納斯以北,聖克魯斯縣和聖貝尼托縣擁有較小的特色花卉種植企業,這些企業通常專注於有機生產、傳家品種或不尋常的品種,這些品種能夠為設計師和有意識的消費者帶來高價。
這些種植者秉持著所謂的「慢花」理念——季節性生產、永續耕作、在地化銷售,並明確摒棄了工業化花卉全年無休的模式。雖然產量不高,但其文化影響卻十分深遠,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偏好,也催生了重視本地產地和環境永續性的細分市場。
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多樣化種植
往南到聖路易斯奧比斯波,花卉種植業蓬勃發展,品種日益豐富。一些農場專門種植帝王花和其他適合加州氣候的稀有品種。另一些農場則種植供應區域市場的普通切花,而一些成熟的農場則經營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將花卉與其他農產品結合。
聖塔芭芭拉縣和文圖拉縣:南部擴展區
在中央海岸以南,聖塔芭芭拉縣和文圖拉縣擁有重要的花卉生產,利用類似的氣候優勢,為僅數小時車程外的龐大洛杉磯市場提供服務。
隆波克:花卉種子之都
位於聖塔芭芭拉縣北部的隆波克市是重要的花卉種子生產中心。該地區氣候涼爽,受沿海氣候影響,降雨量適中,為對溫度範圍和乾燥收穫條件有要求的種子作物創造了理想的生長環境。
各大種子企業在此設有生產基地,種植從百日菊、萬壽菊到特色花卉品種的各種種子。種子產業雖然與鮮切花生產有所不同,但它代表著高價值農業,充分利用加州的氣候優勢,生產出口全球的產品。
卡平特里亞:溫室集中
卡平特里亞山谷位於聖塔芭芭拉以南,是北美溫室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這些設施最初是為蘭花生產而建,後來發展成為生產各種觀賞植物和一些切花。
這裡的溫室設施非常先進——採用電腦系統控制溫度、濕度、灌溉和施肥,營造出氣候可控的環境。雖然氣候溫和,供暖成本低於北方各州,但前期投入仍然相當可觀,因此需要種植能夠透過溢價銷售或全年生產來最大化設施利用率的作物,以證明這些基礎設施的價值。
聖地牙哥縣:全年觀賞植物
南加州的聖地牙哥縣擁有加州最溫和的氣候,並且靠近墨西哥邊境,主要以觀賞植物生產為主,尤其是聖誕紅,但也保留了鮮切花種植,服務於區域市場。
該地區全年溫暖的氣候使得熱帶和亞熱帶植物能夠持續生長,而這些植物在更北的地區則需要溫室保護。然而,住宅開發導致的高昂土地成本和水資源短缺,使得除高價值作物外,花卉種植日益困難。
聖華金谷:室內生產
加州廣闊的中央谷地,特別是薩克拉門託以南的聖華金谷地,除了以堅果、水果和蔬菜生產為主的地區外,還有規模有限但有趣的花卉種植。
山谷夏季炎熱,冬季涼爽,四季分明,這與沿海地區全年溫和的氣候截然不同。這限制了花卉的選擇,但也造就了特色花卉的生產——例如某些需要冬季休眠的玫瑰品種、一些球根植物以及沿海種植者避而遠之的耐熱品種。
佛羅裡達:陽光之州的熱帶風情
南佛羅裡達:熱帶風情
佛羅裡達州南部各縣——邁阿密-戴德縣、布勞沃德縣、棕櫚灘縣——盛產熱帶花卉和綠葉植物,利用全年溫暖潮濕的氣候,使該地區成為夏威夷以外美國唯一的真正熱帶農業區。
葉子和熱帶花卉
南佛羅裡達盛產熱帶植物—用於插花和花園景觀的裝飾葉片。蕨類植物、棕櫚樹、蔓綠絨以及無數其他品種在濕熱的氣候中生長,全年都有收成,供應全美各地的花店和出口市場。
熱帶切花與葉材生產相輔相成-例如鶴望蘭、薑花、紅掌以及溫帶地區無法種植的稀有品種。這些花卉面向小眾市場,其引人注目的形態和濃鬱的熱帶風情使其價格足以彌補生產成本。
劍蘭製作公司
佛羅裡達中部,特別是塞布林及其內陸地區,一直是唐菖蒲的主要產區。沙質土壤和溫暖的氣候使其能夠全年種植,佛羅裡達唐菖蒲既補充了進口,也滿足了對國產唐菖蒲的需求。
然而,隨著進口競爭加劇和地價上漲,唐菖蒲的產量已從歷史高峰大幅下降。剩餘的種植者則透過提高效率、注重品質或與其他農業項目整合來維持種植。
佛羅裡達州中部和北部:季節性生產
在熱帶地區以北,佛羅裡達中部和北部的氣候變為亞熱帶氣候,有真正的冬季——雖然以北方標準來看仍然溫和,但需要耐寒物種,並形成明顯的生長季節。
一些花農專門生產當季鮮花,供應佛羅裡達州龐大的旅遊和會展產業——為酒店、主題公園、會議中心以及佛羅裡達州宜人的氣候吸引的各種慶祝活動提供鮮花。這種本地需求為他們提供了無需在全國批發市場與進口產品競爭的銷售管道。
太平洋西北地區:涼爽氣候下的卓越表現
俄勒岡州威拉米特河谷:特色生產
從波特蘭向南延伸的俄勒岡州威拉米特河谷,利用該地區涼爽溫和的氣候和先進的農業技術,發展了重要的特色花卉種植業。
田間種植的花卉
山谷涼爽的春夏季節——氣溫很少超過攝氏30度——為喜溫花卉創造了理想的生長條件。尤其是香豌豆,在這裡生長得格外茂盛,開出的花朵香氣濃鬱,色彩艷麗,這是炎熱氣候下種植的花卉所無法比擬的。
大麗花已成為山谷的另一項特產,眾多農場種植著數百個品種,從碩大的展覽級品種到小巧的絨球狀品種,應有盡有。涼爽的夜晚和充足的水分孕育出健壯的植株和繁茂的花朵,俄勒岡大麗花也因此以其卓越的品質而聞名,價格不菲。
慢花中心
太平洋西北地區,尤其是俄勒岡州,已成為美國「慢花」運動的精神中心。眾多小型農場強調季節性生產、永續耕作方式和本地銷售,明確將自身定位為工業化花卉種植的替代方案。
這些農場通常在小面積土地(1-10英畝)上種植多種花卉,並透過類似社區支持農業(CSA)的訂閱模式、農貿市場以及與注重環保的花店直接合作進行銷售。雖然單一農場規模較小,但它們共同創造的文化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其產量,影響著全國範圍內的消費者態度和市場細分。
華盛頓州:區域服務
華盛頓州,特別是西雅圖週邊地區和喀斯喀特山脈以西的肥沃山谷,依靠與俄勒岡州相似的氣候優勢和生產理念,維持著為太平洋西北市場服務的花卉種植業。
有些農場專門種植冬季花卉——鐵筷子、早春球根植物以及其他花卉很少開花的品種——以滿足在其他地方戶外種植停止的月份裡,市場對本地替代品的渴望。
夏威夷:太平洋天堂
島嶼產品出口及本地市場
夏威夷的熱帶氣候和全年溫暖的氣候條件,為花卉的生長創造了美國大陸無法複製的獨特環境。這些島嶼出產的紅掌、蘭花、帝王花和熱帶觀葉植物,既銷往美國本土市場,也出口到國際市場,尤其是日本。
紅掌和熱帶特產
夏威夷以盛產紅掌而聞名——這種心形花朵有紅色、粉紅色以及越來越多不常見的顏色。濕潤的熱帶氣候使得紅掌可以全年種植,夏威夷紅掌滿足了小眾市場的需求,這些市場願意為具有異國風情且瓶插壽命長的花卉支付更高的價格。
原產於南非的帝王花,在夏威夷火山土壤和高海拔溫和氣候的環境下茁壯生長,已成為重要的出口品種。夏威夷帝王花遠銷日本市場,這種艷麗的花朵在日本售價不斐。
距離的挑戰
夏威夷的偏遠位置既帶來了優勢,也帶來了挑戰。由於距離美國大陸市場較遠,必須依靠空運,這增加了成本,只有高端產品才能彌補成本。然而,正是這種距離也使夏威夷免受美國本土病蟲害的侵擾,從而能夠維持植物檢疫標準,進而順利出口到日本等嚴格要求較高的市場。
美國西部山區:高海拔地區的機會
科羅拉多州:冷氣候特化
科羅拉多州的高海拔造就了涼爽的生長環境,孕育出深受鑑賞家青睞的特色花卉。丹佛週邊和山谷中的幾家農場利用海拔優勢種植特色花卉。
高海拔地區強烈的陽光——大氣過濾作用較小——造就了鮮豔的色彩。涼爽的夜晚抑制了過度呼吸作用,避免消耗維持莖稈強壯和延長瓶插壽命所需的糖分。這些優勢使得科羅拉多州的花卉能夠憑藉卓越的品質,贏得追求非凡品質的設計師們的高價。
生產必然具有季節性——冬季的寒冷阻礙了全年種植——但夏季的旺盛生長彌補了這一點,漫長的日照加速了作物的生長,創造了短暫但高產的生長季節。
新墨西哥州:限量生產
新墨西哥州乾燥的氣候給花卉種植帶來了挑戰,但一些零星的種植點在灌溉條件良好且海拔較高、氣候涼爽的地方仍然能夠種植花卉。有些農場為區域市場供應特色花卉,而有些農場則將花卉種植與農業旅遊結合,從而帶動新墨西哥州旅遊業的發展。
東北地區:季節性強度
紐約和新英格蘭:短暫而美好
美國東北部各州——紐約州、馬薩諸塞州、康乃狄克州、佛蒙特州——的花卉生長季節短暫但強度很高,大多數地區的生產期可能集中在 5 月到 10 月之間。
哈德遜河谷及週邊地區生產
紐約州哈德遜河谷及其周邊地區從事花卉種植,以滿足紐約市龐大的市場需求和周邊地區的需求。這些種植園主要種植適合涼爽氣候的季節性花卉,例如牡丹、香豌豆、大麗花和各種耐寒的一年生花卉。
許多農場採用社區支持農業(CSA)模式或透過農夫市集銷售產品,建立客戶關係,從而支撐高價策略,並透過季前訂閱獲得預付營運資金。這些直接行銷方式使小規模生產能夠在季節短暫和進口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保持盈利。
新英格蘭小農場
近年來,新英格蘭地區小型花卉農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農場通常由尋求農業生計或生活方式轉變的個人經營。這些農場的規模很少能達到加州商業化的標準,但它們共同滿足了消費者對本地花卉和永續農業日益增長的需求。
短暫的季節造就了高強度的生產模式——農場可能從六月到九月持續收穫,然後完全停工過冬。這種季節性對一些喜歡有明確開工/停工週期的種植者來說很有吸引力,但對另一些必須僅靠四個月的銷售來維持全年收入的種植者來說卻是一個挑戰。
中大西洋地區:南北之間
賓州、馬裡蘭州、維吉尼亞州:產量中等
大西洋中部各州保持零星的花卉種植,服務區域市場。這些州氣候溫和,生長季節相對較長(許多地區從四月到十月),同時避免了困擾南部各州的極端高溫。
阿米甚人和門諾派花卉栽培
尤其在賓州,阿米甚人和門諾派社區將花卉種植融入他們更廣泛的農業生產中,並保持相當規模的花卉生產。這些農場結合了傳統耕作方式和對現代技術的選擇性應用,打造出高效的小型農場,既服務於當地市場,也保留了獨特的文化特色。
這些農場通常透過傳統管道(農產品攤位、當地花店、農貿市場)進行銷售,透過聲譽和一致的品質來建立客戶群,而不是透過行銷活動。
南方:充滿挑戰的氣候
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季節性窗戶
美國南部各州的鮮切花生產條件頗具挑戰性──夏季炎熱潮濕,春季氣候多變,冬季溫和但偶爾也會出現霜凍。雖然也有新鮮切花生產,但與條件較優越的地區相比,產量仍然有限。
有些農場專注於利用南方氣候優勢的季節——例如早春花卉在北方地區之前盛開,或秋季花卉在北方生長季結束後盛開。這種反季節的種植時間安排使得南方花卉能夠以較小的競爭進入市場。
德州:規模雖大,但實力不強
儘管德州幅員遼闊,農業地位重要,但令人驚訝的是,該州的商業花卉種植業卻十分有限。該州氣候多樣——從潮濕的墨西哥灣沿岸到乾旱的西部——理論上提供了豐富的機遇,但實際的挑戰限制了花卉種植業的發展。
達拉斯和休士頓地區仍保持一定的生產規模,服務這些主要城市市場,但產量仍不高。德州幅員遼闊,這意味著向遠距離市場運輸產品會抵消其較低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優勢。
美國花卉產業:結構與挑戰
進口主導地位
美國鮮花市場嚴重依賴進口,主要來自哥倫比亞(約佔進口總量的60%)、厄瓜多(約佔20%),以及越來越多的墨西哥、肯亞和其他產地。這種對進口的依賴反映了基本的經濟法則:美國的勞動成本、土地價格和監管合規費用遠高於生產國的成本。
哥倫比亞玫瑰生長在海拔較高、常年氣候宜人的地區,採摘工人的收入僅為美國工人的幾分之一。這些玫瑰抵達邁阿密時比加州玫瑰運抵東岸市場時更新鮮,價格也低得多。要與之競爭,要嘛需要生產溢價足以彌補成本差異的花卉,要嘛需要服務那些新鮮度和產地優勢足以支撐更高價格的市場。
批發分銷系統
美國鮮花分銷傳統上以主要城市的批發市場為中心——邁阿密(接收進口鮮花)、洛杉磯、舊金山、波士頓、紐約——種植者和進口商在那裡將鮮花賣給批發商,批發商再向零售花店、超市和其他零售商供貨。
然而,這種體係正日益受到直接關係的衝擊,大型零售商繞過傳統的批發環節,直接從進口商或海外種植商購買鮮花。線上鮮花配送服務也擁有自己的供應鏈,進一步分散了傳統的經銷管道。
零售業概況
美國鮮花零售業非常分散:
傳統花店這些店鋪服務於需要專業服務的場合,例如婚禮、葬禮和公司活動,其客製化設計也因此定價較高。這些店鋪注重服務和設計技巧,但面臨來自價格較低廉的替代品的競爭壓力。
超市鮮花吸引衝動型消費和日常購物,主要依靠便利性和價格優勢。品質尚可,但鮮有出眾之處,花束均為標準化產品,透過高效的供應鏈採購。
大型零售商Costco 和 Trader Joe’s 等公司透過大量採購和接受微薄利潤來吸引客流,從而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價格低廉卻品質出奇地好。
線上服務像 1-800-Flowers、FTD 以及 UrbanStems 或 Farmgirl Flowers 這樣的新興平台提供便利可靠的服務,並收取額外費用以確保新鮮送達。
農場直銷透過社區支持農業(CSA)、農夫市集和農產品攤位,消費者可以購買本地種植的鮮花,價格通常較高,反映了生產成本和價值觀的一致性。
慢花運動
受慢食理念啟發,美國的「慢花」運動倡導以當季的本地種植花卉替代工業化花卉種植。這項運動已獲得廣泛的文化關注,媒體報導、書籍(尤其是黛布拉·普林辛的《慢花》)以及消費者意識的不斷提高都對此產生了影響。
雖然慢花在美國消費中所佔比例仍然很小,但這一趨勢已經影響了消費者的偏好,並創造了美國種植者能夠成功競爭的細分市場。願意為本地種植的當季花束支付75至100美元的消費者,支持了那些如果服務於傳統市場則難以生存的小型農場。
技術與創新
美國花卉栽培業已採用多種技術:
機械化加州毛茛的收割盡可能採用改良的蔬菜設備,從而減少每株毛茛所需的人工。
精準農業運用數據分析來優化灌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在減少投入的同時維持或提高品質。
電子商務平台允許農產品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獲取零售利潤並建立客戶關係。
自動化在收穫後處理(分級、捆紮、包裝)中,對於產量足以證明設備投資合理性的作業而言,可以降低勞動成本。
勞動力挑戰
美國花卉種植業面臨嚴峻的勞動挑戰。花卉種植仍然是高度勞力密集產業——種植、採摘和加工都需要手工操作,難以實現機械化。美國工人越來越不願意從事農業工作,因為他們認為農業社會地位低且收入微薄。
這使得美國花卉種植者依賴外國勞工,例如透過H-2A簽證計畫引進臨時農業工人,但這些計畫涉及繁瑣的官僚程序和高昂的成本。勞動力供應和成本或許是美國花卉種植者面臨的最大挑戰,目前尚無明確的解決方案。
環境與永續發展議題
加州的水資源短缺給包括花卉種植在內的所有農業領域都帶來了壓力。種植者面臨不斷上漲的成本和諸多限制,這迫使他們採用高效灌溉系統,有時甚至促使他們轉向種植需水量較少的作物。
農藥法規,特別是加州嚴格的標準,雖然增加了合規成本,但也創造了市場差異化——美國種植的花卉可以定位為比來自法規較為寬鬆國家的進口花卉符合更高的環境標準。
一些種植者已獲得有機認證,將鮮花定位為對環境負責的替代品。雖然有機生產會降低產量並增加勞動成本,但在重視永續性的市場中,更高的價格可以彌補這些劣勢。
區域獨特性和認同感
儘管進口花卉佔據主導地位,但某些美國本土種植的花卉憑藉其地域特色和品質聲譽,仍然保持著市場地位:
加州毛茛已成為美國特色花卉的代名詞,其價格反映了品質和稀缺性。
太平洋西北大麗花受到重視品種多樣性和涼爽氣候特性的設計師的青睞。
夏威夷紅掌服務欣賞美國本土異國花卉的小眾市場。
東北時令花卉吸引重視在地化生產和當季特色產品的消費者。
這些區域專業化創造了市場差異化,使得國內生產能夠在成本方面處於根本劣勢的情況下生存下來。
未來方向
美國花卉產業的未來很可能在於進一步的專業化和差異化,而不是與進口商品花卉直接競爭。成功的美國種植者將越來越注重以下方面:
超本地化生產服務於願意為本地種植且對環境影響最小的鮮花支付高額溢價的消費者。
特色品種進口產品中不常見的品種-顏色奇特、品種優良或香味濃鬱的品種,這些品種是為了香味而非運輸耐久性而培育的。
有機和永續生產滿足消費者對環境友善農業日益增長的需求。
垂直整合農場將種植與零售、活動或其他服務結合,以獲得更多價值鏈。
農家樂利用美麗的花田打造遊客體驗,創造花銷售以外的收入。
育種和智慧財產權開發專有品種,即使在其他地方種植也能產生專利費。
花店指南在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
美國花卉產業再也無法重現昔日的輝煌,因為全球供應鏈的出現使得哥倫比亞玫瑰和厄瓜多爾進口花卉在大多數情況下比美國本土生產更具經濟效益。美國高昂的成本和勞動力短缺問題,使得其在商品花卉領域與高效的外國生產商競爭幾乎成為不可能。
但美國花卉種植業透過專業化、注重品質以及利用美國獨特的優勢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成熟的消費者願意為永續性買單,區域多樣性實現了全年生產,農業創新將技術應用於傳統種植,以及重視本地生產的文化運動足以支撐高價。
從加州的毛茛田到俄勒岡的大麗花農場,從夏威夷的紅掌到東北部的季節性花園,美國的花卉種植業依然存在——雖然規模比過去幾十年小,但更加專業化、更加複雜,並且與當代關於可持續性、本地化和農業工藝的價值觀相一致。
在美國各地的田野和溫室裡,鮮花盛開——每一株花莖都代表著在經濟形勢不利時如何競爭、在無法與價格競爭時如何透過卓越創造價值,以及美國人特有的信念:即使在全球競爭看似難以逾越的行業中,創新、品質和創業精神也能開闢出有利可圖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