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
野性的荷蘭:低地國度的原生花卉指南
•
荷蘭常以一望無際的鬱金香花海聞名於世,但在那片人工的絢爛之下,隱藏著另一個更古老、更寧靜的世界——由沙丘、堤壩、圩田、泥炭沼澤與野花草地所構成的自然拼圖。
從瓦登海的多風島嶼到海爾德蘭河谷,荷蘭的原生花卉述說著水與風的故事,也映照出人類與自然千年共生的歷史。
這是一片由水創造、被人重塑、而今再度回歸野性的土地。它的花,是低地靈魂的見證者。
水與光之國
荷蘭的每一處風景都有其節奏。在沿海沙丘上,風與鹽塑造出堅韌而優雅的花朵;在泥炭濕地中,纖細的花影浮於蘆葦之間;在河谷與草地上,繽紛的色彩隨四季流轉;而在被人類開墾的圩田裡,隨著自然復育的進行,稀有的花種再次歸來。
這個看似平坦的國度,卻擁有驚人的生態多樣性——從潮汐鹽灘到乾燥的砂質荒原,孕育出無數微妙的棲地與生命形式。
海岸沙丘與北海之濱
從西南的澤蘭省到最北的瓦登群島,荷蘭的海岸是一條不斷變化的邊界。這裡的花必須抵抗強風、鹽霧與流沙,然而正因如此,它們綻放出令人驚嘆的韌性與美感。
代表花卉:
- 海冬青(Eryngium maritimum)——金屬藍色的刺狀花頭,在沙地上閃耀如星。
- 沙丘草(Ammophila arenaria)——雖非花卉,卻以深根固沙,維繫整片生態。
- 海火箭(Cakile maritima)——淡紫色小花盛開於潮線之上。
- 黃角罌粟(Glaucium flavum)——金黃花瓣綻放在礫石與漂木之間。
- 沙番紅花(Romulea columnae)——稀有的春季小花,隱於南部沙丘。
推薦地區:
- 南肯內梅蘭國家公園(Zuid-Kennemerland)——沙丘、林地與蘭花共存的生態寶庫。
- 特塞爾島(Texel)——瓦登海保護區之一,盛產海岸花卉。
- 席爾莫尼克島(Schiermonnikoog)——荷蘭最野性的島嶼,以漂移沙丘與海薰衣草著稱。
在這裡,鹽的氣息、蜜蜂的嗡鳴與潮聲交織——大海與陸地在永恆的協商之中共存。
圩田、草甸與河谷
荷蘭多數地區位於海平面以下,由人類經世代開墾而成。然而隨著近年生態復育的興起,許多圩田與氾濫平原再度野化,野花回歸到人類重新讓渡的土地上。
代表花卉:
- 毛茛(Ranunculus acris)——閃亮的金黃色花朵照亮春季牧場。
- 報春菜(Cardamine pratensis)——淡紫色花瓣點綴於溪畔與濕草地。
- 裂瓣繁縷(Lychnis flos-cuculi)——深粉色流蘇花瓣在微風中搖曳。
- 普通矢車菊(Centaurea nigra)——紫色花頭吸引蝴蝶翩舞。
- 矢車菊(Centaurea cyanus)——象徵復育的成功,藍花再現於田間。
推薦地區:
- 比斯博斯國家公園(De Biesbosch)——河流與柳樹交織的濕地,春末繁花盛開。
- 奈梅亨附近的奧伊普爾德(Ooijpolder)——重生的氾濫平原,遍佈蘭花與鳶尾。
- 「綠色之心」(Groene Hart)——中部圩田區,金黃毛茛與黃鳶尾沿水道綻放。
每到五月與六月,草地閃爍著金與紫的光,證明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國度,自然仍能找到歸途。
石楠荒原與沙質丘陵
遠離海岸,在略高的砂地與丘陵上,延綿的石楠荒原展現另一種野性之美。這些地景是荷蘭最古老的自然遺產——經過放牧與管理的開闊地,如今成為國家珍寶。
代表花卉:
- 石楠(Calluna vulgaris)——紫色花海在八月覆滿荒原。
- 鐘花石楠(Erica tetralix)——深粉花序盛開於濕潤地帶。
- 委陵菜(Potentilla erecta)——細小的四瓣黃花散佈於砂地。
- 野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粉紅花毯,踩過時釋放辛香氣。
- 金雀花(Cytisus scoparius)——明亮的黃色花叢,迎接初夏陽光。
推薦地區:
- 費呂韋國家公園(Veluwe)——荷蘭最大自然保護區,八月石楠花海壯麗無比。
- 德倫茨–弗里斯森林(Drents-Friese Wold)——林地、荒原與流沙並存的生態馬賽克。
- 薩蘭赫山脈(Sallandse Heuvelrug)——夏末時分蝶舞花開,色彩繽紛。
這些荒原象徵著「可控的野性」——經人維護,卻仍充滿自由的呼吸。
泥炭沼澤與濕草地
荷蘭的泥炭地是其最脆弱也最珍貴的生態系統。這些古老的濕地蘊藏著酸性土壤與水生植物,是低地最原始的生命記憶。
代表花卉:
- 泥炭黃金杖(Narthecium ossifragum)——星形黃花點亮濕苔之野。
- 沼委陵菜(Comarum palustre)——暗紅花瓣倒映於靜水之中。
- 水棉草(Eriophorum angustifolium)——白絨絮狀花穗在夏風中閃爍。
- 圓葉毛氈苔(Drosera rotundifolia)——小巧食蟲植物,晶瑩如露。
- 沼澤紫羅蘭(Viola palustris)——柔紫花瓣藏於苔蘚之間。
推薦地區:
- 福赫特洛芬沼澤(Fochteloërveen)——荷蘭僅存的高位泥炭地之一。
- 維爾里本–維登國家公園(Weerribben–Wieden)——西北歐最大的淡水濕地,繁花似織。
- 德佩爾(De Peel)——南部重建泥炭地,以毛氈苔與蜻蜓聞名。
這些濕地如同時間的容器——保存著荷蘭誕生於水的遠古記憶。
荷蘭的四季花曆
| 季節 | 代表花卉 | 典型地景 |
|---|---|---|
| 春季(3–5月) | 報春菜、毛茛、海火箭、罌粟 | 草地、沙丘、圩田 |
| 夏季(6–8月) | 石楠、矢車菊、裂瓣繁縷、百里香 | 荒原、河岸 |
| 秋季(9–10月) | 海薰衣草、委陵菜、泥炭黃金杖 | 鹽沼、泥炭地 |
| 冬季(12–2月) | 雪花蓮、早春鳶尾、蘚苔與莎草 | 林緣、堤壩背風處 |
探索荷蘭野花的方式
- 以腳步或單車探索: 許多自然保護區設有「花卉步道(bollenroutes)」與「自然小徑(natuurpaden)」。
- 選擇晨光時刻: 清晨的露珠與光線最能襯托花色,並喚醒昆蟲活動。
- 遵守保護區規範: 沙丘與濕地極為脆弱,請勿越界採花。
- 參觀在地植物園: 荷蘭各地設有小型原生植物園(heemtuinen),保存地方花種。
- 文化與自然同行: 探訪風車、運河與復育湖畔的花卉,體驗人與自然共構的荷蘭之美。
荷蘭風景的靈魂
荷蘭的野花不以壯麗取勝,而以細膩與韌性打動人心。它們映照出這片土地的本質——謙遜、堅毅、與自然和諧共存。
在這個由水與光繪成的國度,花朵是最詩意的象徵:提醒我們,即使在規劃與秩序之間,仍有自由生長的空間。
行走在野花間,你將重新看見早期荷蘭畫家筆下的世界——開闊的地平線、微妙的光影、與無窮的細節。

